心外无法文爱 x,法外无心
问:有同修说《心经》中的“般若”是聪颖的兴味,另一个同修说是启事性空,请教究竟是什么兴味?
答:咱们在《华严经》内部,学了很长的一段本领,关于开经偈上所说的,“愿解如来果然义”,你应该有少分体会了。如来果然义是自性里头正本有的,大乘教上常讲“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”。什么是如来果然义?放下妄念念、诀别、捏着,等于如来果然义。如果你还有诀别捏着,不是佛的兴味,谁的兴味?是你我方的兴味,你解析了!你阿谁同修说《心经》中,般如果聪颖的兴味,是他的兴味,不是佛的兴味;另一个同学说是启事性空,那是另一个同学的兴味。你今天来问我什么兴味?那是你的兴味,不是如来果然义。等于说什么是如来果然义?《起信论》内部讲得很好,你听经、你读经,所谓听讲、读经“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”,那等于如来果然义。这个兴味相比深小数,你真贵去体会,谜底,所谓答在问处。(憶栖法师)
【般若】
法界秩序云:秦言聪颖,照了一切诸法都不可得,而能邃晓一切无阂,名为聪颖。大论云:般若定实相甚深贵重,聪颖轻狂。是故不成称此生善,故不翻。
按:般若可言聪颖,但非平凡真谛上的聪颖,是邃晓诸法实相的大聪颖。启事性空,性空启事;不变随缘,随缘不变;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;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;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;情与冷凌弃,同圆种智;身土不二,心物一如……,这些说的都是诸法实相的意境,实相者即是众生心性的果然意境。是以,在某些语境中,般若等同于实相、真如、中说念、不二、一真等词。另外,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,般若也有专指的真谛文爱 x,举例六度中的般若,等等。讲解大乘专科术语时,尤其是“五不翻”的专用词语,由于具有多重含义,或仅用汉语一词难以抒发,故而不不错偏概全,偏激一词一意。把般若说成聪颖,赫然是穷乏定语的;说成启事性空,也只代表它的一个方面。至于“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”,诸法都由心生,心现识变之法,整体是心。众生心非一非异,捏着诀别故有自他之相。若阐发相不二,尽虚空遍法界,唯是圆融一心。以心无外故,法界诸法,全在心中。心生法生,法即是心,违警外别有诸众生心。
金瓶梅在线观看 其他有关著述 · 共并吞法身-天地万物都由并吞衷心所生吗? · 复返目次